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笑翁禅师行状 南宋 · 释大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六、《阿育王山志》卷一一
师名妙堪号笑翁四明慈溪毛氏子。
生有道韵,顶相平满,额广伏犀。
甫冠,锐欲超俗,父兄不夺其志,乃从邑之芦山院野庵道钦薙发受具戒。
使遍参,历依金山息庵观、净慈肯堂充灵隐松源岳诸大老之门,未泮所疑。
时天童无用全禅师妙喜竹篦勘验来者,特卷裓东还,造丈室,用得之眉睫间,问曰:「汝游山僧耶」?
师曰:「行脚僧」。
用曰:「作么生是行脚事」?
师以坐其一墄。
用笑曰:「此僧敢来捋虎须,且令参堂去」。
职师侍香激扬,维劄「尽无用之用」。
嘉定甲戌,妙胜虚席,制使程公覃帖请出世,一香为无用粘。
三年移金山
又三年移报恩。
宝庆乙酉,移虎邱。
明年,闽帅方岩王侍郎请主雪峰
绍定己丑,有诏主灵隐
三年,迁明之大慈开山,移翠岩。
淳祐壬寅,有诏主净慈。
育王久虚席,朝论念迦文真身所在,思能振起者,精择得师。
表辞一再,不许。
淳祐癸卯,领寺,夙弊尽洗,气象一新。
法堂最圮,会其费夥,上出内帑以赐,师倾钵塍,荆湖制帅孟无庵拱又以数万缗助,乃撤旧辟新。
其馀腐桡漫漶,乃葺乃涂。
师以寺昔被遇昭陵而下三朝皆有奎画之笔,今上独未有,乃奏请焉,金榜玉画,交映岩谷。
京兆大资赵公与筹奏以师再莅灵隐,党僧辈惮其严,借势沮之,师亦以痼疾恳辞曰:「既老且病,不能应世矣」。
通守永嘉曹公邰拉同寮徐公献子入山问疾,且谋与制使颜侍郎请于朝,用佛照故事,以东堂佚老。
师笑曰:「吾今日行矣,复何言」。
乃书偈曰:「业镜高悬,七十二年。
一槌击碎,大道坦然」。
掷笔而逝,当淳祐戊申三月廿七日也。
寿七十二,腊五十七。
度弟子二百馀人。
嗣法黄龙道详、翠岩宗古、明因寿岳、连云惟枋、报恩德云、荐福道粲等。
当育王命下之日,师在翠岩,知事往白,涓刚礼仪,师曰:「汝姑去,俟吾报」。
一夕,叶舟从一行一力,昧爽松径,小休于亭,遣报寺曰:「老僧已至,但设堂供表礼足矣」。
太守有不悦于师,一日驺从入山,守绝不与师语,偕至舍利殿,忽问曰:「舍利在何处现」?
师以手指曰:「在此」。
俄绀珠金光发自所指处,一众欣悦,守改敬焉。
初育王有僧名超者,厚于财,死因致讼,财没军资库
至师已廿馀年,方营舍利殿轩,得旨以此其费,而亡僧之名始脱官籍矣。
平居制行,冰檗长物亦不轻用,惟于补常住资,众缘倾倒,无靳色。
如斲石屋以覆明教嵩之窣堵,尊先哲也。
市田归里之宝严院,以助修期,报怙恃也。
至于重锓《妙喜语要》,补刊《大塔铭》,皆表章正宗而开导后学之事。
其涉世如用行,寓缘如云凝,不低颜以趋时,不屈法以顺人,其为人行事皆无用之用。
又以《语录》一编并刊以传。
招隐卷 元末明初 · 王冕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尔太冲招隐篇,归来不用买山钱
青云绕屋树如盖,红雾隔堤花满川。
既有向时潜子兴,不妨今日米家船
老夫湖海亦觉倦,也欲枕书林下眠。
慈氏院僧了通欲以常庵所书嵩明教尊僧篇付诸剞劂以永其传以广其流布居士欢喜因为说偈言 宋 · 虞俦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明教宗风留纸上,常庵心法见毫端。
若人于此能三省,成佛元来总一般。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并引) 其一 南宋 · 释居简
四言诗
顶骨峣然,隐若伏犀。
于烈火中,凄其廪而。
古铁铮铮,烬馀不热。
击石拊石,迭中音节。
舍利团缀,素魄囧如。
湛湛凝露,累累贯珠。
岂无他人,欲见其顶。
月行太空,蛙沉坎井。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并引) 其二 南宋 · 释居简
四言诗
去窒而聪,去塞而通。
于无数声,齐万窍风。
风止声消,音响寂绝。
谷神不死,听火焰说。
说无所说,闻无所闻。
烟灭灰飞,所亡者存。
以是耳根,示尔四众。
厚德宏功,千二百种。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并引) 其三 南宋 · 释居简
四言诗
宣明心声,若出金石。
汹涌辩河,不渗涓滴。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
一笑归来,此舌犹在。
韩吾不非,吾奚以为。
壅吾不夷,吾奚以驰。
一生事了,有死无憾。
身随劫烧,红开菡萏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并引) 其四 南宋 · 释居简
四言诗
童真出家,死于童真
出没卷舒,一坚密身。
嗟多欲人,曲为欲说。
于其根中,出火自焫。
猗欤哲人,哂乃覆辙。
以古为鉴,以身代舌。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石付百粉,玉兮温温。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并引) 其五 南宋 · 释居简
四言诗
的的紫槵,茸茸素丝。
自幼至老,念兹在兹。
譬夫一龛,绕以十镜。
此灯长明一印印定。
定则离念,反而自求。
于无求中,以敏厥修。
物初有终,法无有尽。
是故此珠,横绝煨烬。
慧辩圆明悟悦大师塔铭至元十七年正月 宋末元初 · 卫宗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秋声集》卷五
普照宏丽雄特,甲云间诸刹,僧之户分区错处其间而秀伟不凡者,人固不乏。
如师悟悦,盖近世之间见者也。
悟悦师佛智大师处岩,岩四世而上,修證大师可贤,贤之师智觉大师义聪,俱为缁林翘楚。
传衣嗣法,二门独盛。
师质清气和,敏慧得于天分。
髫龀礼佛智祝发,为教不烦,克自勤励,该洽内典,喜能好修,后进规为表则。
扶倾起坠,举寺藉为隆栋焉。
初,智觉贤首教名于时,行业未易遽数。
佛智,复铿铿有声,著《纵夺章》,论权实经教,制《模象图释宗》,因喻三十三过,及《倒悬解答》、《律宗三十七问》等作,以显奥旨,以警群迷。
遂分座杭之崇先,旋住持越广福、吴报恩。
继被敕。
专席于上都慧因
远方学子翕至骈集,鼎新藏殿,有废必举。
逝之日,目既瞑,复起语人曰:「如来金相示现吾前,宜务进修」。
已而反真,闻者竦异。
悟悦亲承密契,已究海印圆宗,续游诸方,参知识,问难辩议,所得洪深,犹日课诵《华严》,潜心覃思,索精致微而洞彻玄蕴。
人有勉其论著者,则曰:「师言尽矣,可无逊乎」?
于寺之西北隅,建九品忏院,以处佛徒之寅夕礼诵修观行者。
栋宇像设肃洁峻整,淳祐戊申,以敕额扁梵修,而规制尚病于隘。
师纪纲院事,严饬有加,供膳必谨,荤胾不敢入门阈,冰檗自持,涓尘无染
遂储积租羡,盖以钵塍,买院邻民居廓之,创立方丈三十馀楹。
堂室渠渠,崇深宏伟,中庑翼翼,庭硕轩敞。
秀石清池,修丛奇植,森列映带,洒然为幽栖之胜。
庖湢廪厕,壹皆充辟。
续得临流之地屋焉,而梵宇始广而备。
师于所业所事,可谓重规叠矩而无忝前人矣。
素嗜儒书,博涉经史,亹亹形于谈辩,而插架殊夥,尤于比兴重加之意,一吟一咏,幽深玄远,有昔人所不能到者。
燕本越淡乎,琴聪蜜殊乎,几无得以名之。
且工书法,引笔行墨,殆将逼真欧、虞而突过怀、永。
时娱閒于徽弦,寄逸于枰,而运轸发机,俱造其奥。
以至考古博物,有来必名,人多服其精鉴焉。
清致雅上,濯濯乎凡植之梧竹,颙颙乎众羽之鹓鸿也,岂非释流之所罕闻而仅有欤?
繇是胜践名俦,骚人墨士喜与之交,而克上承下逊,不谄不狎。
昔之贵宦,今之元侯,每造其室,至于忘去,而一语不及其私。
然处纷攘而无侮无拂者,侯崇敬之力也。
咸淳间,柄国者有闻,谕意邀致。
不得已一再往,问所欲,纤芥不以请,惟荐进名衲,以弘宗教,丛林伟之。
继而出畀省符,俾世袭梵修,以寿其传,亦非由谒而获。
其与世接而能自立也如此。
方未拓地也,于院之北甃石为岸,累砖为衢,径四十馀丈,以便行者。
其后复欲于西改创津梁,筑堤相直,以通南北之途。
度材储具,将举而弗果,遂用其志于及人及物,抑有可尚者焉。
晚年悟诸有之本空,融三观于一致,尅意可粲之学,使功深力到,则满载月明之诗,岂专美昔之上人!
而遽以寿终
吾见其进,未见其止,悲夫!
师讳知赜,字致道,悟悦其自称。
族姓钱,邑里云间,初赐号慧辩,加紫衣,以前朝应祷之沛恩也。
赐号圆明,以僧统敬悦名行而颁慈命也。
生于嘉定己卯归寂至元戊寅夏五,得年五十有九,腊四十八。
希白,嗣师领院,克绳祖武,动无违事。
且舆杠济涉,以成先志,莫不美其善继
曾玄弘范德馨,犹习读阇维之次,齿舌坚莹,不泯于烬。
或谓平素语不妄之验,视嵩明教其殆庶几。
希白函灰砻石,将以至元庚辰月之朔易日之甲申,窆于祖塔之右,来请铭。
予自假守归,与师交契几二年,谈议赓酬,听琴玩弈,情好笃密,询遁之交不啻也。
其亡,哭之恸,复以诗文写其悲,恶得而逊?
遂为之铭曰:
雅而文,秀而实。
寒露清冰,和风爱日。
于祖于师,光明熙缉。
啽哢飞走,妙墨精笔。
虽游于艺,不流于物。
晚摄诸妄,顿悦禅寂。
退焉若藏,渊然以息。
维塔岩岩,鼎分其一。
继继承承,休垂罔极。
言归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三、《北涧集》卷六
或病余:「不用随时之义而落落也,不顾人之是非,拟古浮图文字驾说,犯其忌,子之徒怨汝詈汝。
谓其詈之,妄也。
前日之仰睇,子今睇下,将其业成进子,而子不进,乃嗾夫詈也。
则牧儿爨妇知其碌碌,徒货殖,丽城社,饰谄以暴非其类。
吾非木铎也,讵排铄金以明子志哉,盍归耕以颐所谓浩然者」?
则谓之曰:甚矣,子之误我也。
人各有夫志,志,古的也。
明教大士镡津公著书数万言,辅吾教,抱成书献于嘉祐天子,赝浮图厥类惟错,犄角而攻之。
方开关延敌,辄循墙而遁,怨詈尚何足云。
且货殖骄人。
宪,贫也,非病。
附丽以傲物,象傲也不悌,孰逃君子之诛?
于吾何有?
故园一锄地,道阻且长。
朝夕以思,九折羊肠。
陆谁余梁,川谁余航,止谁余舍,行谁余粻。
使我辔籋云,追飘风乎,乘飞车兮溯泷;
使我饬供顿、迈逆旅乎,孰先馈之五浆。
肇聆子言,如针膏肓。
静而索之,莽乎忽荒。
盍归乎来兮,无外大方。
慧日宗元谷目齿两种不坏之塔铭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北涧集》卷一○
劫尽时火乃扇灾,自九地逮初禅皆烬馀,信夫火之为力也大矣!
竺西阇维法曰火浴,灰百骸四支,所存者舍利,见诸传记。
余旧赞五种不坏者,镡津明教大士顶、耳、舌、童真、数珠。
近又赞荐福琏舌,铭湖隐济舍利,与传记合。
宗元谷,信州周氏子,受业于月嵓新兴寺僧守忠,得吾佛照末后句。
慧日𢾅门,归隐万寿之西堂,遂蜕于此,年六十六,腊四十二。
越二日,依西竺法阇维,火聚蜚辩,失一只眼,齿三十六。
丙丁童子,凭陵奋虐,死眼顿活,龃龉没龈。
反睨童子,灰飞烟灭,明毫属天,旁属彰教。
住山上人了此瑞事,不起于座,铭铭以告众。
铭曰:
眼如月,齿如雪,火烈烈,莹而彻。
定业难逃,自暴丑拙。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并引) 南宋 · 释居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北涧集》卷六
劫灰之说,大三灾之一也。
天地所不能免,况天地间物哉?
明教禅师阇维不坏者五:曰顶,曰耳,曰舌,曰童真,曰数珠。
万行成就,三灾弥纶,自若也。
作《五种不坏赞》,用公书远公影堂故事云。
顶骨峣然,隐若伏犀。
于烈火中,凄其廪而。
古铁铮铮,烬馀不热。
击石拊石,迭中音节。
舍利团缀,素魄囧如。
湛湛凝露,累累贯珠。
岂无他人,欲见其顶。
月行太空,蛙沉坎井。
去窒而聪,去塞而通。
于无数声,齐万窍风。
风止声消,音响寂绝。
谷神不死,听火焰说。
说无所说,闻无所闻。
烟灭灰飞,所亡者存。
以是耳根,示尔四众。
德宏功,千二百种。
宣明心声,若出金石。
汹涌辩河,不渗涓滴。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
一笑归来,此舌犹在。
韩吾不非,吾奚以为。
壅吾不夷,吾奚以驰。
一生事了,有死无憾。
身随劫烧,红开菡萏
童真出家,死于童真
出没卷舒,一坚密身。
嗟多欲人,曲为欲说。
于其根中,出火自焫。
猗欤哲人,哂乃覆辙。
以古为鉴,以身代舌。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石付百粉,玉兮温温。
的的紫槵,茸茸素丝。
自幼至老,念兹在兹。
譬夫一龛,绕以十镜。
此灯长明一印印定。
定则离念,反而自求。
于无求中,以敏厥修。
物初有终,法无有尽。
是故此珠,横绝煨烬。
劝修西方说 宋 · 释可观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八
吾佛释迦,出现娑婆,统化大千,应迹中天,八相成道,垂慈为物。
在诸大教,或因而及之,如《华严》、《法华》;
或专为一缘,如《十六观》、《无量寿经》、《称赞净土经》,什译即小本《佛说阿弥陀经》,并《鼓音王经》,遍赞西方,劝修念佛,一切大教,正宗所诠,修行门户。
若欲依所说行之,自非大根大性,宿世缘熟,必难造诣,速得发悟,出离生死。
又恐生死何期,不能善始令终,是故阿弥陀佛以愿力示现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清净莲华三辈九品,为欲摄受能念佛人,一心不乱,系念彼佛。
时至缘会,恬然命终,见佛光明,不落魔境,决定高超,无际苦轮。
此一段事,若非释迦出现世间,何由得之?
固非小缘。
须知遍赞西方,乃急救法,何翅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正如《佛说阿弥陀经》:「不待时机发起,即便为说经意在此」。
东晋庐山虎溪慧远法师白莲社,贤士大夫并诸尊者一十八人,同修西方念佛三昧,临终见佛,即得往生。
谢灵运以心杂止之,不许入社。
自此流通后世,追仰遗风,无间一切,信向甚盛。
世传六祖《坛经》,韶州人见六祖,因问:「有修西方,此法如何」?
六祖答以:「自心有西方,即是真西方。
自有西方心,何处觅西方。
东方人造罪作业,求生西方,若西方人造罪作业,求生何处?
但能悟性,何所不可」!
噫,如此鄙俚,一笑可也,窃名祖师,不可行用。
或谓既云悟性,此亦有理,其理偏尚,无非禅病。
相传高丽焚毁此书,辽东人师稍有眼目。
嵩明教赞之,何其失言。
此老戒根坚固,陈令举为作行状,平生童真,其声如击清磬,身后火浴,六事不坏,可谓僧宝,后世难及。
不可求备,亦见此矣。
须知西方念佛三昧,甚易修行,只在日用,一心不乱,系念彼佛,彼佛愿力,自念佛力,任运相应。
虽有取舍,与不取舍,殊无异辙。
何以故?
念念离相,了不可得,如盘走珠,自在无碍。
身心清净,犹如莲华,达唯心了,本性在我而已,去此不远。
按:《乐邦文类》卷四。又见《竹庵草录》(续藏经第二编第六套第二册)。
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九 西庵藤州契嵩禅师旧栖) 北宋 · 郭祥正
五言绝句 押养韵
释子能儒言,迥出惠远上。
庵中阅遗编,光焰高万丈。
祭侄亦潜文 宋末元初 · 罗椅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三、《涧谷遗集》卷三
呜呼!
世事多奇,心事多违。
追忆吾潜,潸其涟洏。
辛勤觅举,金花陆离。
蹉跎三载,竟不一试乎春闱!
辛勤有室,庭宇邃夷,落成几日,乃不歌于斯而再哭于斯!
大儿弁兮,小儿丱兮,朝吟暮诵,有受道资。
切磋琢磨,尚期如圭。
吾潜虽亡,而魂有知。
魂而有知,焉得不悲?
抑前二者,付之无以议为矣;
后之一者,可不有以阴骘默相,而顾听其所之耶?
嗟我先兄,有五男子,人谓福寿,庶几乎季。
云胡不淑,降此大异。
去年八月,中闱忽逝。
又越一年,日月适契,潜复溘然,此变可悸。
叔之衰朽,莫助经理。
谋之族姻,庸醮潜子
反经之权,大非得已。
苦其馀女,三四不止,或已议婚,或未择婿,森然在目,是又出于前三者之外。
宁厚无薄,宁和无戾,蔽以一言,是在世子
举觞告哀,潜尚领此。
赠治易僧智周1073年10月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寒窗孤坐冻生瓶,尚把遗编照露萤
阁束九师新得妙,梦吞三画旧通灵。
断弦挂壁知音丧(师与契嵩深相知时已逝矣。),挥麈空山乱石听
斋罢何须更临水,胸中自有洗心经。
贤良祠 明 · 倪玑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泾水来清风,故祠香火崇。
晚辞花县,早作白牛翁。
直道纷更际,高名贬谪中。
恍疑相对语,孤鹤唳晴空。
按:(附考祠在嘉善治东五里名表贤祠又名光德庵俗名荒墩庵宋嘉祐中舜俞以其地与僧契嵩为焚修之所后因建庵置田赡祭其傍有墓)
书南华长老重辩师逸事1100年12月19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韶关市
契嵩禅师常瞋,人未尝见其笑;
海月慧辩师常喜,人未尝见其怒。
予在钱塘,亲见二人皆趺坐而化。
既荼毗,火不能坏,益薪炽火,有终不坏者五。
海月比葬,面如生,且微笑。
乃知二人以瞋喜作佛事也。
世人视身如金玉,不旋踵为粪土,至人反是。
予以是知一切法,以爱故坏,以舍故常在,岂不然哉?
予迁岭南,始识南华重辩长老,语终日,知其有道也。
予自海南还,则辩已寂久矣。
南华,吊其众,问塔墓所在。
众曰:「我师昔作寿塔南华之东数里,有不悦师者,葬之别墓。
既七百馀日矣。
长老明公,独奋不顾,发而归之寿塔。
改棺易衣,举体如生,衣皆鲜芳。
众乃大愧服」。
东坡居士曰:辩视身为何物,弃之尸陀林以饲鸟乌何有,安以寿塔为!
明公知辩者,特欲以化服同异而已。
乃以茗果奠其塔,而书其事,以遗其上足南华塔主可兴师。
时元符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六。又见《永乐大典》卷一八七八三,《曹溪通志》卷五。)
愧:原缺,据《志林》补。
灵隐禅悦诗二十二首 其十 契嵩甲子 清 · 王又曾
五言绝句 押皓韵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五
月明喜独行,肯学大梅老。
原教十万言,镡津庶知道。
大宋故昭孝禅院主辩證大师塔铭 北宋 · 王诜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五
神宗皇帝以孝治天下,凡世之所以奉先追远之事,靡不举焉。
熙宁初,诏即永昭□厚陵建浮图氏居,以修梵福。
五年功毕,敕额曰昭孝禅院,御书其榜。
乃推择名德,将使主其事,凡得二十人,又选于其中,得启圣禅院僧重表。
于是宣补住持,特度其弟子十人,以宠荣之。
师侈上之赐,心有以□天子追奉之诚,莅事之日,谋善于始,约以持己,宽以御物。
殿既饰以致焚修之勤,堂既崇以蒇讲诵之席,有容焉则以安清众,有厨焉则以荐香积。
不敢为妄悦,虽无刑而严;
不敢为妄怒,虽无赏而和。
是以聚徒百众,直侍□□过之,而大小皆得其情,且乐为之用。
故师处之裕如,而金谷滋衍,垣墉者皆塈茨矣,朴斲者皆丹雘矣。
师犹不自暇豫,日底□□。
□祐初,太皇太后闻其行,诏坤成节别赐度牒三道、紫衣二道,为庄严圣像之用。
繇是人益归向,善缘日广。
师未尝畜衣盂,至于服用取才足而已。
住持凡二十年,人无间言。
度其弟子至一百六十馀人。
元祐六年十一月二十日疾,召门弟子语之曰:「有为之法,岂异电光云影哉?
吾尝修净土观,缘殆至矣」。
语毕右胁而□,盖西向也。
闻者皆惊叹焉。
俗寿七十二,僧腊五十一。
管□嵩山崇福宫朝请郎、□君景□施一方为塔域,直昭孝之西三里曰孝义桥西地之原。
明年正月二日,弟子具礼仪而葬之。
既葬八月,其法属弟启圣禅院供养主□通大师守僧、弟子明教大师昭智等,来请余志其塔。
按师姓张氏,洺州曲周人也。
自童□时已异诸□□,长□事生产业,一日告其母曰:「闻佛氏有出家法,顾归心焉」。
景祐四年京师,往谒启圣禅院明智大师惠□,□□□志,明智壮□□之,师喜且叹曰:「既已弃吾亲而来,可不淬励以成吾身哉」?
执役之间,未始辍焚诵也。
康定二年,以诵经及格披剃。
明年,受□□。
自是笃志律仪,尤乐济众之行。
主院者稍委以事,师谨力以办之,后益掌金帛,众服其
尤喜宾客,颇为士大夫所知。
嘉□中,□□宋莒公奏授命服,本院又奏赐师号,故及是神□诏主昭孝院事,人多识其能,以为必善其任也。
师之始终可纪如此,故余喜为□其事而著之。
铭曰:
于妙神考,致孝□先。
乃即陵寝,作□祗□。
□佛塔庙,既成有严。
榜曰昭孝,意攸虔。
孰尸其事,听佥言。
得辩證师,往始法缘。
师既□止,广佛所传。
食蘖□行,贯花肆筵。
焚修之功,二后在天。
作者既艰,居者孔安。
既基而堂,则师之贤。
来嗣观德,考铭新阡。
表白广照大师昭惠知库赐紫昭用,典座、宝慈大师昭隆,维那圆照大师照宁,供养主、慧觉大师昭遇。
敕补住持院主、明教大师昭智立石。
玉册官赵隐刊。
元祐八年六月望日建。
按:民国巩县志》卷一七,民国二十六年刊本。